78岁唐玄宗绝食驾崩,临死仰天长叹,13天后儿子唐肃宗也驾崩!究竟是天意还是另有隐情?

李凤绪 2025-04-22 美女视频 21 次浏览 0个评论

唐朝盛世的落幕

唐朝最辉煌的开元盛世,是以两代帝王的悲剧收场的。从盛世明君到“逼迁上皇”的唐玄宗,艰难即位后又焦头烂额的唐肃宗。13天,两位帝王崩逝。既是天意,亦是宿命。

唐玄宗的凄凉晚年

李隆基人生的前半场,算是做到了帝王里的天花板。“开元盛世”的黄金时代,唐朝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,在他手里达到了顶峰。但就在这盛世的光环下,毁灭的种子也在悄悄发芽。他宠爱杨贵妃,信任安禄山。755年安史之乱爆发,九五之尊变成了逃难老汉,仓皇逃离长安。结果马嵬坡哗变,唐玄宗忍痛赐死杨贵妃。那一刻,他不仅失去了宠妃,也失去了帝王最后的尊严。

肃宗即位后的复杂局势

肃宗即位,长安夺回,玄宗也被接回了宫。父子相见,肃宗脱下了黄袍,玄宗却亲手为儿子穿上。他对肃宗说:“你能让我安度晚年,就是你的忠孝了。”可惜天家父子,“忠孝”是最难的。上元元年(760年)的一个夏天,玄宗兴致所至,骑马离开了他久居的兴庆宫,准备去太极宫游玩。不料迎面却杀出了一队五百人的部队,刀光森冷凌厉。为首之人道出了目的:“请”太上皇迁居太极宫。“请”字说得客气,可那刀鞘已出、兵锋直指的阵仗,分明是押送。这位曾两度发动政变,饱经血雨腥风的太上皇,此刻也是冷汗直流,险些栽下马来。片刻惊魂后,他强作镇定,无奈选择了妥协。

太子李亨的坎坷命运

“逼迁上皇”一事,史书记载是宦官李辅国瞒着肃宗,自作主张。说是陈玄礼、高力士看不起李辅国,他记仇,于是见缝插针地挑拨父子关系。当时玄宗住在兴庆宫,那是一座远离皇宫的藩王府。退休的玄宗没事干,经常宴请朝臣,偶尔也会到长庆楼上看看市坊街景,和老百姓打打招呼。李辅国就跑去跟肃宗打小报告,说太上皇在兴庆宫里,成天跟那陈玄礼、高力士谋划着什么大事啊,恐怕对陛下不利啊……肃宗顿时痛哭流涕:我爹他是多么仁厚慈爱啊,怎么可能会害我!李辅国不断劝说,让肃宗下令将太上皇从兴庆宫迁至皇宫内,但肃宗始终不肯答应。可事情偏偏就是这么巧,不久后肃宗生了一场重病,这才有了李辅国假借肃宗名义去逼宫的场面。尽管史书是这样写的,但古往今来,这样的事太多了。可以想见,这场逼宫多半是得到了肃宗的默许。

天意还是人为?

当太子的日子不好过,当了皇帝就更是苦命,一即位就得替他爹收拾烂摊子。安史之乱是百年未有之大叛乱,他收回了长安、洛阳,可到死也没能看到叛乱平息。前有叛军威胁,后有李隆基这个“太上皇”让他必须时时防备,过度劳累,政治高压。到后来,他又重用宦官李辅国,宠爱张皇后。等他病倒了,一直狼狈为奸的张皇后和李辅国又为控制继承人的选择,反目成仇。病榻之上,闻听太上皇驾崩,肃宗受惊,病情直接加剧。没过多久,李辅国带兵进宫抓张皇后,张皇后跑到肃宗的寝宫躲避。而李辅国竟然就带兵闯入了长生殿,在肃宗的病榻前,当着皇帝的面将皇后抓走了。肃宗再次受到惊吓,病情加重。两天后,唐肃宗驾崩,距玄宗驾崩只过了十三天。有人说是天意,也有人说是父子相残带来的悲剧。但想想看,肃宗缠绵病榻已久,玄宗这个太上皇就是前朝权威,也是夺权之人最大的威胁。玄宗先走,肃宗再死,两代君王有序退场,张皇后和李辅国控制的继承人才能毫无争议地即位。可能是天意,可能是宿命,又或许,父子二人都沦为了宦官与后党权力斗争的牺牲品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金属资讯网,本文标题:《78岁唐玄宗绝食驾崩,临死仰天长叹,13天后儿子唐肃宗也驾崩!究竟是天意还是另有隐情?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3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